广东出台最新耕地保护专项规划

时间:2024-06-18 21:39:58 来源:时讯视界

  南方日报讯(记者/黄叙浩)近日,广东耕地规划《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正式印发。出台《规划》落实了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最新专项AG超玩会入口耕地保护任务,将全省2751万亩耕地保有量和252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。保护

  在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,广东耕地规划《规划》提出,出台到2025年,最新专项广东将实施农用地整理35万亩,保护整治区内耕地连片度提升10%;到2027年,广东耕地规划AG超玩会入口实施农用地整理80万亩,出台整治区内耕地连片度提升20%,最新专项耕地集中保护成效初显;到2035年,保护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广东耕地规划耕地稳中有增、出台布局优化,最新专项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完成,构建“智聚良田,共守耕基”的耕地保护新格局。

  《规划》建立了全省耕地集中整治区数据库,自下而上划定省级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12个、市级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21个、县级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131个,示范区范围合计约40万亩,新增耕地潜力约14万亩,实现示范区全覆盖。同时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坚持优进劣出,叠加“垦五奖一”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政策,以点带面,在全省打造一批“百亩方、千亩方、万亩方”耕地集中整治区,推动实现全省耕地稳中有增。

  《规划》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,明确耕地保护重点分区,推动耕地、永久基本农田、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“多田套合”。坚持“整体稳定、优化微调、先补后调”,推进现状耕地周边土地和山尾、田头土地复垦或提质改造,探索永久基本农田局部优化调整,推动实现“小田变大田”;按照“宜耕则耕、宜林则林、宜园则园”的原则,因地制宜将山上不稳定利用的耕地调整到山下,山下的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,促进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。

  《规划》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,积极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,包括积极推进广州市南沙区耕地保护试点方案,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新路径;支持韶关南雄市结合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,推动“多田套合”;支持河源市东源县探索园林地“上山”、耕地“下山”的林耕空间布局优化路径;支持佛山市南海区和茂名市高州市通过设施农用地、点状供地、用地指标奖励扶持等政策叠加集成,推动耕地集中连片整治。

  《规划》还提出,要探索建立“三位一体”耕地保护补偿机制,在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基础上,进一步巩固提升耕地保护的普惠性补偿力度和实效;健全耕地保护考核激励机制,开展田长制综合评价,评价结果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,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奖励,对问题突出的地区予以惩罚,进一步加大奖优罚劣的导向力度;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跨县域补偿机制,发挥区域资源价值,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

 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、人口第一大省,也是南方粮食主销区,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。近年来,广东大规模实施垦造水田45万亩,已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加。

推荐内容